北京电影学院部分初试考题近日在网上流传,引起大众关注。因为其中不乏“撒尿男童雕像在哪个城市”、“植物向光生长的激素是什么”、“罗斯福命名白宫是在哪一年”等看上去和艺术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网友戏称其为“奇葩考题”,由此也引发了“艺考究竟应该考什么”的争议。
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奇葩考题”背后,其实是近年来日益困扰艺术院校的生源焦虑。搞艺术不能没文化,但现实却是,因为艺考对于文化课的分数要求比较低,越来越多的考生将其当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此,尽管对于“奇葩考题”的看法见仁见智,但有一个观点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认同:艺术院校,必须提高文化门槛。
专业基础已经是零了,凭什么文化课还要降分
“我们的确在招生中碰到很多困惑。”上海戏剧学院教务处处长厉震林开门见山。他指出,一般而言,天赋和热爱,是很多艺术院校的招生基本标准,“但现在真正热爱艺术的考生不多,很多考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才选择艺术院校”。他坦言,在一些地方,学校甚至把那些很难通过高考的学生组织起来,报一个艺考辅导班,然后组团前来报考。“你可以从他们的面试就可以看出来,全部经受过格式化训练,连自我介绍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而这种情况在许多艺术院校普遍存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曾经担任该校的戏曲文学系主任,据他观察,今天的戏文系考生已经不像十几二十年前那样,很多来自专业院团,“他们报考戏文系,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适当降低他们的文化课分数是必要的”;但是现在考生基本都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专业基础已经是零了,凭什么文化课还要降低要求?偏偏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报考一本大学有难度的。这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艺术院校的文化门槛太低了。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网名为“押沙龙在1966”的剧评人就说,尽管高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但它至少考察了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比如逻辑、阅读理解力、耐心和自律。而将艺术院校的文化课分数线降低,就是在暗示对于未来的艺术家们,可以在这些方面网开一面。在这位剧评人看来,正是这种网开一面,导致许多基本能力缺失的考生得以“混入”艺术院校,并在走出校门之后,生产出大量粗制滥造的艺术作品。
从傅聪到朱迪·福斯特,学霸才能玩转艺术圈
毫无疑问,艺术需要慧根,需要悟性,艺术人才的考核和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一般的高等教育。但这种“有别于”并不意味着降低对文化的要求,而是恰恰相反。太多的例子表明,学霸才能玩转艺术圈。
不妨以傅聪为例。《傅雷家书》众所周知,如何为傅聪掌舵,是傅雷很早就开始思考的事。他亲自为儿子编制教材,教授儿子古典诗词,给儿子制定日课,用心让傅聪在古典文学中慢慢沉淀。也正因为如此,傅聪弹奏的肖邦,才有不同于西方演奏家的东方韵味。
即便是在商业气息浓郁的好莱坞,那些光彩照人的明星中也不乏学霸。娜塔莉·波特曼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学士;艾玛·沃森在拍摄完《哈利·波特》系列之后,进入美国常春藤名校之一的布朗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朱迪·福斯特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詹姆斯·布兰科在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之后,又去耶鲁大学攻读英语专业的博士学位;“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则是牛津大学皇后学院的电气工程专业硕士。
为什么艺术需要文化——还需要再多说吗?
像戏文这样的艺术类专业,不需要单独招考
“奇葩考题”的背后,正是国内艺术院校出于对提升文化门槛的迫切渴求,而摸索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考察办法。
包括北影在内的不少院校,试图通过自己设计考卷来解决这个问题。北影方面称,考题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事先不公布考试参考书目,以避免考生临时抱佛脚。有参加过北影艺考的学生也表示,100道选择题对于平时没有积累的人来说无法恶补,而对爱好广泛的学生来说则没有太大的难度。上海一些艺术院校尝试将文化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挑选出来进行人文综合能力测试,考题包括“愫方是曹禺哪部作品中的人物”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对记者解释说,对于真心热爱文学艺术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部绕不过去的作品;而只要你读过,就一定答得出来。
还有一些院校和专业走得更远,直接将文化课分数与高考对接。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就要求戏文专业的所有考生都必须过一本分数线;而傅谨也透露,中国戏曲学院今年也在就此进行专门的研讨,酝酿将学院内的专业进行分类,一些诸如戏文这样的专业,“是否还有足够的理由单独招考”。厉震林则表示,上海戏剧学院的不少专业近年来都举办针对重点中学高二升高三学生的暑期夏令营,就是希望吸引其中热爱艺术的考生。
艺术院校纷纷提高文化门槛,希望招收到真正热爱艺术且具备文化素养的学生。图为考生在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考试初试场外。